PUDF访谈 | 为什么设立糖尿病精准诊治的主题?糖尿病精准分型,意义何在?
点上方蓝字”idiabetes“关注我们,
然后点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编者按
本届北大糖尿病论坛以糖尿病精准诊治为主题,围绕该主题呈现了一系列精彩的学术内容。我们知道,每年北大糖尿病论坛都会设立一个不同的主题,那么今年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主题?在糖尿病的精准分型方面,新的聚类分型和WHO/ADA分型的关系是什么?在会议现场,大会共同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围绕上述问题接受了《国际糖尿病》记者的采访。
《国际糖尿病》:本届北大糖尿病论坛主题设立的初衷是什么?
纪立农教授:大概在5年前,国际上提出了疾病的精准医学概念。此后,无论是从科研投入上,还是实际临床工作中,都有很多围绕精准医学的研究开展。因此,5年过去了,也是到了阶段性总结的时候了。所以,在这次北大糖尿病论坛上,我们专门以糖尿病精准诊治作为主题,系统回顾从糖尿病前期到糖尿病以及并发症的各种治疗策略研究在精准医学方面取得的成果,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指出方向,并体现北大糖尿病论坛力争作为糖尿病研究和临床实践风向标的使命。
《国际糖尿病》:在已经有了应用多年的WHO/ADA分型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探索新的聚类分型方法?
纪立农教授:实际上,WHO/ADA的糖尿病分型是一个病因学的分型,它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这种分型还会再继续发展,并且值得我们临床实践应用,特别是通过精准分型之后,我们根据不同类型患者的病理生理特征和病因,可以寻找更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但是,毕竟病因学的研究进展仍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因此,目前在人工智能(AI)的帮助下,开展聚类分型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目前的临床实践,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结局,来制定更好的改善糖尿病患者结局的策略。这种分型方法可能在短期之内会更符合临床对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的需求,有助于更好地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但是,终极目标还是按照WHO/ADA分型,弄清楚每例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而制定更具体、更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国际糖尿病》:您的团队2018年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杂志》上发表了针对中国人群聚类分型的精准分型研究最新结果。该研究获得了哪些重要成果?对我国糖尿病临床诊疗有何重要意义?
纪立农教授:最早尝试采用AI聚类分型方法的是瑞典的研究团队,他们根据前瞻性流行病学数据,把糖尿病患者分成5个类型,确实可以看到每个类型存在不同的特征,特别是在并发症发生风险方面。然而,那项研究是在白人人群中开展的,在其他国家人群中应用是否具有普适性尚不清楚。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采用类似的分型方法,对中国人群以及美国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验证了在瑞典人群所采用的分型方法,在中国人群和美国人群中都适用,这为在不同人群中开展更多的研究来寻找更多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和策略奠定了基础。
《国际糖尿病》:对于传统的WHO/ADA分型和新提出的聚类分型方法,您如何评价两者在糖尿病诊疗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纪立农教授:两个方法实际上是互补的,WHO/ADA分型是一个病因学的分型,也是今后科学的发展方向,还是会继续使用。而这种聚类分型可能在短期之内会更好地满足临床对糖尿病管理的需求,指导我们合理用药,更好地增加糖尿病控制的达标率,并且减少不必要的治疗伤害,特别是通过根据结局所设计的新的治疗策略和治疗方案,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PUDF2019 | 预防糖尿病:干预糖耐量异常还是干预糖尿病前期?——也谈糖尿病前期概念之争
◆PUDF2019 | 孙子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每年筛查吗?
◆PUDF2019 | 如何精准评价肾功能?肾内科专家告诉你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糖尿病》”